电池用铝和镁代替锌做阳极也很具吸引力,它可以使比容量大大提高(铝阳极2. 98A·h/g,镁阳极2.2A·h/g,而锌阳极0.82A.h/g)。另外,镁和铝的标准电位比锌高,因此它们具有更高的电压和能量密度。有两个问题推迟了几种镁基电池的实际开发和商业化:一是腐蚀率大大增加;二是阳极生成的氧化膜抑制了腐蚀,但同时也引起放电“电压延缓”。 [详细]
通常所说的氧化锌电池是基于Leclanche电池的,只是将氧化铵全部(或几乎全部)用氧化锌来替代。这样可使电池具有良好的大电流放电性能、良好的低温性能及持续放电能力。另外,氧化锌电池往往具有较好的防电解液泄漏性能。虽然采用了性能较好的二氧化锰和较高比例的炭黑,但其阳极和阴极结构还是与Leclanche干电池类似。 [详细]
电池搁置反应就是在电池未被使用前,储存期间电池内部发生的化学过程。类似的过程也发生在两次放电之间的搁置阶段,但是当电解液成分由于放电发生变化时(正如Leclanche电池),搁置反应的性质和速率会发生较大改变。导致Leclanche电池损坏的关键搁置反应是阳极腐蚀。 [详细]
锌锰干电池中的碳棒作正极,负极是锌筒,电解质是氯化铵、氯化锌的水溶液。干电池工作时,锌和氯化铵发生变化,产生氢气,附着在碳棒上面。由于氢气的电阻很大,电池工作时,在电极附近产生相当大的电压降,使路端电压降低,产生极化作用,所以,要在干电池中加入二氧化锰作为“去极化剂”,吸收正极放出的H2,防止产生极化现象。 [详细]
给电池外加一电势差使电流方向与放电方向相反,自发电池反应便会逆向进行。某些情况下,反向电流中仅有一部分可再生形成电池的原始组分,而剩余部分则被不需要的副反应所消耗。虽然不大可能绝对区分开“一次”和“二次”体系,但确实存在大量完全不可逆电极,例如低氢过电位金属如镁在水性电解液中。 [详细]
电动车在使用过程中,蓄电池属于易耗件,直接关系到用户的使用费用,正常使用蓄电池的充放电循环可达500次以上,而实际使用过程中往往发现蓄电池的寿命远远低于这个充放电循环次数,根据分析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 [详细]
锂离子电池使用的有机液体电解质是以适当锂盐溶解在有机非质子混合溶剂中形成的电解质溶液。为了表述的方便,本书中均简称为有机电解液或电解液。常见的有机液体电解质一般是1 mol/L锂盐/ 混合碳酸脂溶剂构成的体系。 [详细]